小鼠、大鼠采血法

来源:《常见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发布时间:2018年01月03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1)剪尾或切开尾静脉采血:需血量很少时采用本法。首先固定动物并露出鼠尾,将尾部毛剪去后消毒,然后浸泡在45℃左右的温水中数分钟,也可用乙醇或二甲苯反复擦拭使尾部血管扩张。再将尾擦干,用剪刀割去尾尖(小鼠1~2mm,大鼠5~10mm)让血液自由滴入盛器或用血红蛋白吸管吸取,采血结束,伤口消毒并压迫止血。也可在尾部作一横切口,割破尾动脉或静脉,收集血液的方法同上,如图1.4。每只鼠一般可采血10余次。小鼠每次可取血0.1ml,大鼠0.3~0.5ml。

(2)针刺鼠尾静脉采血:大鼠用血量不多时(仅做白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检查),可采用本法。固定动物,先将鼠尾用温水擦拭,再用乙醇消毒和擦拭,使鼠尾充血。用7号或8号注射针头,在尾尖部向上数厘米处刺入鼠尾静脉,拔出针头时即有血滴出。如果长期反复取血,应先靠近鼠尾末端穿刺,以后再逐渐向近心端穿刺,然后局部压迫止血。

(3)眼眶静脉丛采血:当需要多次反复采血时,常使用本法。首先用乙醚将动物浅麻醉,采血者的左手拇、示两指从背部较紧地握住小鼠或大鼠的颈部,应防止动物窒息。取血时,左手拇指及示指轻轻压迫动物的颈部两侧,使眶后静脉丛充血。右手持7号针头的1ml注射器或长颈(3~4cm)硬质玻璃滴管(毛细管内径0.5~1.0mm),使采血器与鼠面成45℃的夹角,由眼内角刺入,针头斜面先向眼球,刺入后再转180℃使斜面对着眼眶后界(图1.5),刺入深度小鼠约2~3mm、大鼠约4~5mm。当感到有阻力时即停止进针,再将针后退约0.1~0.5mm,边退边抽。若穿刺适当,血液能自然流入毛细管中。当得到所需的血量后,即除去加于颈部的压力,同时将采血器拔出,用消毒纱布压迫眼球30秒,以防止术后穿刺孔出血。若技术熟练,用本法短期内可重复采血均无大困难。左右两眼轮换更好。体重20~25g的小鼠每次可采血0.2~0.3ml;体重200~300g大鼠每次可采血0.5~1.0ml。

(4)心脏采血:鼠类的心腔较小,且心率较快,心脏采血比较困难,故较少采用心脏采血。操作时,将动物仰卧固定于鼠板上,剪去胸前区的皮毛,用碘酒、乙醇消毒皮肤。在左侧第3~4肋间,用左手示指摸到心搏处,右手持带有4~5号针头的注射器,选择心搏最强处穿刺。心脏采血注意要点:①要迅速直接插入心脏,否则,心脏将从针尖移开;②如第一次没刺准,将针头抽出重刺,不要在心脏周围乱探,以免损伤心、肺;③要缓慢而稳定地抽吸,否则太多的真空反而使心脏塌陷。

若做开胸一次死亡采血,先将动物作深麻醉,打开胸腔,暴露心脏,用针头刺入右心室,吸取血液。小鼠约0.5~0.6ml;大鼠约0.8~1.2ml。

(5)颈动静脉采血:先将动物仰位固定,切开颈部皮肤,分离皮下结缔组织,使颈静脉充分暴露,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针尖斜面向上朝远心端刺入静脉,缓慢抽吸。在气管两侧分离出颈动脉,远心端结扎,将针头朝近心端刺入,动脉血压力大,勿需或只需轻轻抽吸。

(6)腹主动脉采血:先用乙醚将动物麻醉,仰卧固定在手术架上,从腹正中线皮肤切开腹腔,将肠管向左或向右推向一侧,使腹主动脉清楚暴露。在腹主动脉远心端结扎,再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然后在其间平行刺入,松开动脉夹,立即采血。

(7)股动(静)脉采血:先由助手握住动物,采血者左手拉直动物下肢,使静脉充盈。或者以搏动为指标,右手用注射器刺入血管。体重15~20g小鼠采血约0.2~0.3ml,大鼠约0.4~0.6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