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使用的是间充质干细胞(MSCs),存在于骨髓、外周血与脐带血、胎儿肝脏和肺等组织中。这些细胞在免疫调节、营养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能优先迁移到受伤的身体组织,促进创伤愈合。但MSCs也像其他细胞一样,容易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杀死。
常见病毒是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是疱疹病毒家族的成员之一,能在人体长期潜伏却不使人发病。“我们想利用这种病毒躲避免疫系统的能力。”阿尔梅达-普拉达说,“方法是修改细胞让它们产生和HCMV相同的蛋白质,这样它们就不会被杀死。”
研究人员从人类胎儿肝脏组织中提取了MSCs,通过基因工程让它们也能产生HMCV病毒表达的特殊蛋白质。在此过程中,他们识别出了能最有效地增加细胞存活率的蛋白质——US2蛋白,并首次证明,US2蛋白过度表达会降低免疫系统对细胞的识别能力,使其存活率提高大约59%。
“研究显示,基因修改后的细胞,其存活率大大提高。”阿尔梅达-普拉达说,“下一步,我们希望对它们在治疗肠道疾病、外伤性脑损伤和人类器官移植愈合方面的潜力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