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消毒灭菌方法

来源:《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与运行》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31日 浏览次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一、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一)按其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分类

1.高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胞(致病性芽胞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氯海因等)、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戊二醛、甲醛、消毒剂等。

2.中效消毒剂是指能杀灭除细菌繁殖体、分支杆菌、真菌和病毒,达到中水平消毒的制剂。包括碘类消毒剂(碘伏、氯乙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消毒剂等。

3.低水平消毒剂是指仅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低水平消毒要求的消毒剂。主要包括季铵盐类消毒剂(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百毒杀等)、双胍类消毒剂(如醋酸氯已定、葡萄糖酸氯己定)等。

(二)按化学性质分类

1.醛类:甲醛、戊二醛等;

2.醇类:乙醇、异丙醇等;

3.酚类: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

4.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5.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等;

6.氧化型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7.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

8.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

9.胍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

10.其他消毒剂: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

二、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应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使用浓度及计算方法,加强配制的准确性;消毒剂溶液浓度的表示应以有效成分的含量为准。常用百分浓度和百万分浓度表示。

百分浓度:每100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符号是“%”。百分浓度中的重量百分浓度即100克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克数。容量百分浓度即100毫升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毫升数。

百万分浓度:每100万份消毒剂溶液中,含有效成分的份数,单位是mg/L。

3.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期限不得过期使用(多数化学消毒剂经稀释后其稳定性急剧下降,应现配现用);

4.防止消毒剂污染(中低效消毒剂使用过程中消毒液有可能检出微生物);

5.评估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消杀效果。

三、消毒剂常用消毒方法

1.浸泡消毒法:消毒剂溶液应将物品全部浸没。对导管类物品,应使管腔内也充满消毒剂溶液。作用至规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净,晾干。根据消毒剂溶液的稳定程度和污染情况,及时更换所用溶液。

2.擦拭消毒法:用布浸以消毒剂溶液,依次往复擦拭被消毒物品表面。必要时,在作用至规定时间后,用清水擦净以减轻可能引起的腐蚀作用。

3.喷雾消毒法

(1)普通喷雾消毒法:用普通喷雾器进行消毒剂溶液喷雾,以使物品表面

全部润湿为度,作用至规定时间。喷雾顺序宜先上后下,先左后右。

(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喷雾时,关好门窗,喷距以消毒剂溶液能均匀覆盖在物品表面为度。喷雾结束30~60分钟后,打开门窗,散去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雾粒。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