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2017年03月30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BSL-2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建立与运行》 作者:王同展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摘要: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法、紫外杀菌法、滤过除菌法和超声杀菌法等。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法、紫外杀菌法、滤过除菌法和超声杀菌法等。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主要是通过变性蛋白质、破坏细胞膜和降解核酸达到杀菌作用。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力优于干热灭菌。常用的热力灭菌法见表5-1:

(一)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或压力饱和蒸汽灭菌是对实验材料进行灭菌的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之一,适用于耐高温、高湿的医用器械和实验室物品器材的灭菌,常用的设备包括下排式压力蒸气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其中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适用于多孔性物品的灭菌,但不适用于液体的灭菌。压力蒸气灭菌器的使用详见本书第三章第五节。

(二)干热灭菌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的灭菌;用于不耐湿热的器械的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的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的消毒灭菌。

2.灭菌方法

(1)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60℃,2小时;或者170℃,1小时;或者180℃,30分钟。多采用机械对流型烤箱。

(2)注意事项:待灭菌的物品干热灭菌前应洗净,防止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防止炸裂;物品包装不能过大,不超过10厘米×10厘米×20厘米,物品不能超过烤箱高度的2/3;物品间应留有充分的空间(可放入一只手);油剂、粉剂的厚度不得超过0.635厘米;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过1.3厘米;温度高于170℃时,有机物会碳化,故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不可过高。

二、紫外线杀菌法

杀菌波长240~280纳米的紫外线(265~266纳米杀菌作用最强),使一条DNA链上相邻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而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转录复制,进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而引起微生物的死亡。

(一)紫外线消毒

1.适用范围及条件

(1)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的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2)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纳米,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纳米。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因此消毒时必须使消毒部位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适当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的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否则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的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二)紫外线消毒常用设备

1.紫外线消毒灯

紫外线消毒灯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常见的室内悬吊式的紫外线线消毒灯。

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的紫外线辐照强度。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目前我国使用的紫外线消毒灯包括普通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

2.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用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人条件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一般又分为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同时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

(三)使用方法

1.对物品表面的消毒: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不同,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须使用照射剂量达到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的照射剂量。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到10000μW·s/平方厘米;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到100000μW·s/平方厘米;病毒对紫外线的抵抗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000μW·s/平方厘米,但一般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的抵抗力比细菌芽胞弱;在消毒的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μW·s/平方厘米。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乘积。

2.对室内空气的消毒:可采用间接照射法:首选高强度紫外线空气消毒器,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可在室内有人活动时使用,一般开机消毒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合格。也可采用直接照射法: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室内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灯,在1.0米处的强度>70μW/平方厘米)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四)注意事项

1.建议安装时间控制开关,消毒结束后,紫外灯自动关闭。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2.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3.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4.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5.紫外线强度计至少一年标定一次。

三、滤过除菌法

用物理阻留的方法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使用滤菌器(filter),滤菌器的滤膜或筛板孔径为(0.22~0.45微米),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细菌等颗粒则被阻隔在筛板或滤膜的上面。用于不耐热的血清、毒素、抗生素,细胞培养液的除菌以及生物安全柜和空气中的滤过除菌。

四、超声波杀菌法

超声波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彻底,但能明显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由于用此法消毒使用范围有限,故不再阐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