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头碱诱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2016年01月08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乌头碱诱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造模机制】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主要与抑制膜Na+通道的失活,促进Na+持续内流,提高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有关;另外,乌头碱可明显增加 Ca2+内流、抑制K+外流,使复极时间延长,显著增加后除极的发生率,引起折返激动,从而形成单源性或多源性异位节律,并且在大剂量情况下兼有激活交感神经、促进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的作用。

【造模方法】一次性静脉注射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模型,多种动物都可以选用制作,如小鼠、大鼠、家兔、豚鼠。将动物麻醉后,行背卧位固定,动物皮下插针记录Ⅱ导心电图,并通过心电示波器同步连续动态观察动物的心电图变化。先记录一段动物正常心电图后,快速舌下静脉注射40μg/kg(在3~5秒钟内注射完毕)绝大部分动物于4~5分钟内即可出现心律失常。

【模型特点】该模型方法简便,反应快、持续时间长,对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敏感。

【模型评估和应用】可用于抗心律失常药的筛选。

许可证

地区: 广东省
许可证类型:
许可证号:
单位名称:
查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