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病毒凶险多变
耐药性难题
面对可能较预期更为凶险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各国的第一道防御线仍然是现有的抗病毒药物。
河冈义裕的研究表明,新病毒具有比先前报道的更强的致病性虽然令人担忧,但已有的和实验中的抗病毒药物在动物模型中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构成对病毒的第一道防线。美国CDC和WHO的指南也将“达菲(Tamiflu)”和“乐感清(Relenza)”列为抗甲型H1N1流感的药物,认为这两种药物是现实可行的选择。
然而,稍早的另一篇《自然—生物技术》[4]上的文章则指出,新病毒只需要单一突变就可以使抗病毒药物“达菲”对其失效。这意味着耐药的病毒很容易出现。
因为流感病毒可以很快地突变,它发展出对已使用抗病毒药物耐药性只是时间问题。7月8日,WHO发布消息,已经在丹麦、日本和中国香港出现了感染了对“达菲”耐受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患者。
对于耐药性病毒的出现,管轶告诉《科学新闻》,耐药性肯定会形成。在对“达菲”耐受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后,“乐感清”或是不同药物混合使用的疗法可以抑制其复制。但随着药品使用的增加,对更多药物耐受的病毒出现的可能也随之增加。
管轶也观察到一些中药的确含有对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的成分。但要了解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还需要长期的工作。黄建始则说,理论上,对中药有耐药性的病毒随着时间推移也会出现。
除了抗病毒药物外,各地疫苗开发商也在加快速度开发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7月22日,由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在北京正式开始临床试验。
但是,关于疫苗的批量生产,管轶认为应当问“多久”和“多少”的问题。
“受限于中国的产能,同时又面临庞大的人口基数产生的需求,很难及时生产出足量疫苗。疫苗生产的现实操作处于窘迫的境地。”管轶说。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