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方法

实验动物气管、尿道、血管内插管术

2015年02月13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国景 易工城 唐利军 孔利佳 责任编辑:lmjinfo

1.气管插管手术

气管插管是为了在动物手术过程中保持动物呼吸道顺畅,减少动物窒息死亡的常用手术。

同时气管内插管还可用于气管内给药治疗研究。气管插管对犬、猪等大动物操作过程相对容易,对啮齿类动物相对较难,常作气管切开后插管。

在实施啮齿类动物气管插管时,用一橡皮经过上门齿将上颌骨向下拉,将舌头拉向一侧,通过手术显微镜6×10倍放大观察喉部。用一棉签将黏液清除以便可以见到会厌、声带和成对的勺状软骨,即可将气管内套管插入气管。当套管端通过喉部时,便可见到有水蒸气从管内排出,此现象可以表明套管的位置正确。

在实施家兔气管插管时,将家兔麻醉后四肢伸展俯卧在手术台上 , 继续浅麻醉到所有喉反射消失。然后使家兔头翘起并将其伸展为直立位,使其与身体其余部位呈直角,这一体位使唇至喉部形成一直的通道。然后取一消毒的、不卷边的、尼龙加固的乳胶气管内套管,用消毒的 水溶性润滑剂使之润滑后,通过舌的纵裂送入,越过喉部但不触及。通过套管聆听呼吸声和调节到最大换气量以确定送入部位的正确与否。在吸气时,声门开张得最大,此时可将气管内管直接推到所需的深度。

2.血管内插管术

动物麻醉后,按常规手术流程分离血管。将血管穿双线并根据血管及导管特征选择"T"字开口或横切口,将导管插入血管,结扎远心端后使用动脉夹夹住血管,双线结扎后,松开动脉夹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鼠或小鼠尾静脉放置套管后,可使用一个玻璃的、金属的或塑料的管子套在尾巴上并与鼠笼顶部相连接,这样做可有效地保护插管部位,也可允许动物自由活动。保护套管的方法是从血管套管部到颈的背部做一个皮下管。皮下管可用剪刀钝性分离或借助 骨髓内固定针来形成。从颈背部抽出导管可减少实验动物对实验装置可能造成的损坏。在颈部安装袋子和盒子也是保护输液装置的一种措施。表 4-5-17 介绍了实验动物血管插管术的常见使用血管。

3.尿道内插管术

除非在无法正常从动物膀胱取尿(如自动排尿时收集法、压迫膀胱法、导尿管导尿法、膀胱穿刺法、代谢笼收集法)情况下,才能选择无菌、温和、少创的尿道内插管术来收集尿液做临床检查。

在实验动物非麻醉状态下,由一名助手保定动物以减少导管的污染及对动物尿道的刺激损伤。

操作时,使用能达到导尿目的的最小号导尿管,以润滑剂润滑表面,先确定尿道外口至膀胱的大致距离,并换算到导管的长度上。虽然通常并不需要麻醉,但有时也可在尿道口应用局部麻醉药,在将导尿管推进尿道时必须使用温和的、无菌的操作。如果在导尿管进入膀胱时遇到阻力,应将导尿管抽出一小段,然后再转动着重新插入。如果这样做仍无法插管,则应更换一根更细的导尿管再试。为了定位导尿管是否在膀脱内,可注射一定量的空气到导尿管中。如果注射的空气不能全部抽出表示导尿管位置在尿道口与膀脱口的连接处,如果导尿管在 膀胱内,则能很容易地将全部尿液抽出。

注意:抽吸尿液时要温和,以免将膀胱黏膜抽入导尿管开口而造成损伤。如果需要连续取尿,则将导尿管流置在膀胱内一段时间,并将导尿管的外段缝合在皮肤上。

实验动物尿道内插管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常见于血尿和感染。虽然血尿可自行停止,但它能干扰尿液的分析。减少导尿道内插管术后发生感染的方法是:选择用抗菌药物浸泡过的导尿管;严格遵循无菌手术原则;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用抗菌药物如新霉素或呋喃西林冲洗膀胱等。

4.气管、支气管洗涤术

(1)气管、支气管洗涤术   灵长目动物常用。麻醉实验动物,并将动物头从桌边翘起,用一纱布棉拭抓住舌头并拉出。在光导纤维的光源照射下,可见气管开口处,用一消毒的、直的Kelly钳抓住会厌的中心体位。用一带有单个消毒刀片的儿科喉镜易于看到喉部并能使洗涤管子(长 4Ocm 左右的3# 鼻饲管)通过,即可获得气管与支气管的洗涤液。为了将鼻饲管无菌地放入气管,应将其外管的一端削成钝圆锥形,用消毒的润滑剂使外管湿润,并在呼气时将其插入气管至喉头下 5~8cm 处,再将橡皮鼻饲管穿过外管直达气管权隆凸的水平。然后将 含有灭菌生理盐水的 5ml 注射器连接在鼻饲管上,用以将盐水注入到支气管内,注入完毕后再注入2~3ml空气使管内盐水全部排出。此时将实验动物从一侧到另一侧转动数次并轻压其胸部,与此同时用5ml注射器抽吸。通常可获得1~2ml的泡沫状气管、支气管液体。

(2)横穿气管抽吸术   将一根导管穿入针头推进支气管腔,注入无菌盐水(一只猕猴一般10~15ml)并通过导管吸出。咽喉部的污染问题解决方法同上。

5. 支气管肺灌洗术

对实验动物而言,支气管肺灌洗术是使肺部细胞、表面活性物质及吸人的颗粒清洗出来的方法。灌洗术是通过使动物换气过度、将计算出的温热正常的盐水滴注输入,并立即抽出盐水来进行。另一个注射器和气管抽吸管用于清除导管内的剩余液体,然后给动物通气直到缸 有效的自然呼吸。

将手术对象深度麻醉,呈俯卧姿势放在灌洗台上,将张口器放在门齿之后,在强光源照射下可见会厌及软骨。再将一根特制的气管导管和通心针于湿润后放入气管。在灌洗之前,先通过个体的压力测量每次灌洗的盐水体积。用一注射器使动物换气过度直到产生呼吸停止或 呼吸频率显著减少。然后将一套注射器一压力计系统连于LUER 配套装置上,使肺膨胀直到胸腔内压力表的移位和气体的压缩得到校正,从而计算肺容量的实际变化。

总共完成四次洗涤,注意在两次洗涤间尽可能多地将液体从肺中排出。在最后依次洗涤时,将氟烷蒸发器关掉,在动物首次出现自主运动时将导管拔出。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