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攻略

实验动物常用物品标准操作规程---饲料

2015年01月09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国景 唐利军 易工城 孔利佳 责任编辑:lianguser2014

实验动物词料是以实验动物营养标准为依据,经过严密设计、科学配制、精心加工、生产制造而形成的全价营养标准化产品。饲料加工与储存管理的基本要求如下。

1. 原料的管理

所采购的原料必须新鲜、来源清楚、无毒、无杂质发霉并需经过感官检查方可入库,各种饲料应分批、分类堆放整齐,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存,做到先进先出,账目清楚。原料库房必须 干燥、凉爽、防爆、通风良好,有防鼠、防鸟、防虫的设备,有详细的管理记录,防止饲料霉变和虫 也存放量一般不要过多 , 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 原粮贮存34个月,具体存放期应根据饲料的含水量、贮存的季节、饲料仓库的温湿度等条件而定。

2. 成品料的管理

加工好的成品饲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成品库必须有防鼠、防潮、防鸟、防爆、通风及温湿度控制措施,并有详细的管理记录。存放量一般不要过多,贮存时间不宜过长,粉状饲料1-2 个月,动物性饲料1-3 个月,颗粒料以不超过3个月为宜。成品饲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包装破损、日晒、雨淋,并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运。灭菌料要用特殊的包装储存、运输,防止污染。

3. 配方的管理

实验动物饲料生产机构的饲料配方一般属于核心机密,需严格保密、妥善管理。饲料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按配方要求及工艺特点配制各种原料,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数量的配方原料组成 员配制顺序,不准随意变动配方及配方工艺。

4. 营养成分的管理

按照国家实验动物饲料质量标准要求(见表4-2-1),每季度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成品制进行一次检测。需要消毒灭菌的配合饲料,应根据不同消毒灭菌方法可能造成某种营养成分 的损失,适当地提高相应营养成分的含量,保证配合饲料在消毒后和饲喂前符合营养标准; 配合饲料卫生指标应符合GB14924.2-200(见表4-2-2)的规定,并不得掺入抗生素、驱虫刘、色 素、促生长剂以及激素等药物或添加剂。

5. 饲料加工的管理

   一般而言,国内外常用的实验动物饲料多采用颗粒饲料,并需制成不同的大小及适当硬度。其优点是能使饲料充分混匀,防止动物挑食,适应性好,便于饲喂和贮存等。但不同种类 的实验动物和不同的实验目的,对饲将加工要求有所不同。如,大鼠、小鼠、豚鼠及兔等实验动物的饲料多制成不同的颗粒饲料以适合其摄食习性,犬、猫则以膨化饲料为好。而有的则要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常要求制作糊状、粉状或液体状,以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因此,动物实验机构通常应配备1台小型的饲料加工设备,每次配制专的实验用饲料都需将设备内残存的饲料碎末清理干净,防止交叉影响。

6. 饲料消毒的管理 

 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饲料原料或成品料在收获、储存、运输及加工调制等各个环节中可能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使饲料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国家标准要求对普通级动物所用的材料都应经过消毒,以杀灭病原菌;对清洁级以上动物的饲料则必须进行彻底灭菌,并实施必要的隔离包装措施。用于饲料消毒的常用方法有多种,应按饲养动物的不同要求和饲料种类以及所具备的条件来选择。但饲料经消毒处理后尤其是经过高温高压灭菌以后,可使某些营养 成分有所损失,因此,在喂养动物的过程中应给予特别重视。

(1) 干热灭菌法   此法设备比较简单,控制也比较方便,一般使饲料在80~100℃的斜进行烘烤。只是饲料放置要均匀,要预留一定的空气流动空间,并且由于烘姥时间比较长、 赔不够彻底,且营养成分损失较多,还可能使饲料炭化而造成浪费。

(2) 高温高压灭菌法  指将饲料置于高压消毒器内,在121℃、1.0kg/cm2、15min以上进椒面。一般采用115℃、30min,121℃、20min,125℃、15min 的灭菌组合。此法灭菌时间短而躲确实,营养成分损失较干热法少,但维生素C、B1、B6、A 等容易受到破坏,要注意补充。

(3) 药物熏蒸灭菌法  是指利用化学药品的气雾剂对饲料进行消毒的方法。如用氧化乙 恍行灭菌,熏蒸后必须在不低于20℃的自然空气中将残余气体挥发。实验证明,即使这样脏,最后在饲料中还残存一些对动物代谢有损害的化合物,故一般不要采用。

(4) 射线照射灭菌法  采用60Co 放射线对隔离包装严格的谷物类饲料进行消毒,此法营制分破坏较少,灭菌效果最好,缺点是费用太高。

7.实验动物饲料的质量控制

词料质量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实验动物的质量,而且也间接影响应用实验动物所作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故应对实验动物饲料生产和销售机构实行许可证制度,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生产条件,并取得省级政府科技或农业管理部门核发的《实验动物全价营养饲料质 量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以后,才有资质生产和销售实验动物饲料,具体要求包括 :

(1) 在配制实验动物配合饲料时,各种原料和添加剂的各项营养指标应采用实测值数据。 

(2)  营养指标均以90%的干物质为基础,卫生指标则以88%的干物质为基础。

(3) 各项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指标均为配合饲料中的总含量。

(4) 感官指标:配合饲料应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度应不大于10%,新鲜、无杂质、无异味、无霉变、无发酵、无虫蛀及鼠咬等。

8. 实验动物的饲料管理

(1) 有生产许可证的单位,可以按上述要求及标准配方加工生产,必须保证饲料质量。

(2) 外购饲料一定要到具有实验动物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的厂家购买。注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并登记备案,以便在饲料出现污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容易分析原因。另外,要向 生产单位索要饲料的各种检测报告。

(3) 注意贮存日期、贮存方法,尽量缩短饲料的贮存时间。饲料应贮藏在专用的冷库或在版、通风、干燥的成品料库房内,防止霉变和野鼠等。

(4) 对清洁级以上的动物饲料,要了解其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消毒日期。每批饲料在使目前,需做无菌检验。使用时,要仔细检查有无破损等。

(5) 尽量将饲料直接贮藏在设施的清洁物品贮藏间内,饲料消毒后, 存放时间不得超过1个月。

(6) 消毒灭菌饲料进入清洁物品贮藏问时,一般要经过渡槽传进,通过检查包装饲料的纸费是否浸湿来确定饲料包装有无破损,防止破损的饲料污染设施。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