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2020年11月02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眼科实验动物学》 作者:魏世辉、王志军 主编 责任编辑:yjcadmin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动物)是指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但其他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容许存在的。故实际上是指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一词的含义是不明确的,因为在特定条件下,非病原体是可以成为病原体的,而且有些病原体目前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无特定病原体”是多年来使用的名称,目前还没有更好的统一的名称,所以仍沿用。现在有COBS(经剖宫产取得并饲养在屏障中的)、BS(在屏障系统中饲养)、DF(无病)等不同名称,都是指“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因此,在清洁级动物的基础上,根据实验需要,要求动物不携带可能干扰实验的进行或结果的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这类实验动物称之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其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控制标准,国家技术监督部门有明确的规定。

SPF动物的种群来源于无菌剖宫产动物,在屏障系统中进行保种、饲育及使用,按国家标准,严格实施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动物的繁殖、生产和动物实验等设施,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建设和管理,并应进行经常性的质量监测。质量等级越高的动物,其繁殖、生产的成本就会越高,稍有疏忽,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因此,从事繁殖、生产和动物实验的人员,应当接受实验动物学的专门培训。SPF动物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免疫学、病理学、药物学、毒理学、生物制品的研制及生物医学等方面,尤其在放射、烧伤等医学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目前,SPF动物已是国际公认的标准的实验动物,我国的使用量也正在不断地增加。

一、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质量标准

由于目前SPF动物的质量标准看法不一,所以对动物的要求也就不同。如有人认为某种实验动物没有某种病原体,不影响其实验要求,就可称为SPF动物。亦有人认为将常见的病原体全部排除,才算是真正的动物。这2种看法都不够恰当,前者要求过低、太简单化,后者又要求过高,复杂化。国外对动物的监测标准尚未见公诸于众,没有统一的标准。以小鼠为例,小鼠是实验研究中使用最广、用量最多的实验动物,同时它也是自发性疾病种类最多的动物。综合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实验小鼠微生物学监测内容有关资料,列于表2-3,以资借鉴。

表2-3英、美、日等国有关实验小鼠微生物学监测内容

结合我国实际,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定了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标准。此标准主要着眼于“根据对小鼠群有危害的病原体及对动物实验研究有干扰的微生物、寄生虫”为原则,结合我国的具体条件,同时参照国外有关资料,拟订的暂定标准(表2-4),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以达到目前国际上若干国家所订内容。

表2-4  实验小鼠微生物和寄生虫质量监测暂定标准(1983)

上海市卫生系统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初步试行标准(讨论稿),参见表2-5。

表2-5  上海市卫生系统实验动物微生物等级初步试行标准(1985)

二、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用途

通常的动物群中有许多病原体是隐性感染,在一般条件下,微生物与宿主间能保持相对平衡,动物不显现症状。一旦条件变化或动物在承受实验处理的影响下,这种平衡遭到破坏,隐性感染被激发,动物出现疾病的症状,这将严重地干扰实验的结果。尤其在非短期的实验中,这种现象(包括动物的死亡)将在时间上、经济上以及实验的准确性方面带来巨大的损失。SPF动物由于排除了传染病和寄生虫,因此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在生物医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肯定(表2-6)。近十几年来,SPF动物已成为标准的实验动物,其使用量不断增加,并有逐步取代普通动物的趋势。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通常对动物不致病,对大鼠和小鼠的繁殖也没有影响,但用污染本菌的动物进行放射性照射实验时,却能诱发动物致死性的败血症。污染大肠埃希菌、变形菌、葡萄球菌或某些极普通细菌的动物,经照射、实验性烧伤或可的松处理,也能出现这种现象。消化道寄生虫,除大量寄生虫外,对宿主常无严重影响,但在放射性照射实验中,消化道寄生虫所致的损伤部位,发生弥散性出血感染,致使动物死亡。因此,SPF动物在放射、烧伤等研究中比普通动物有稳定的应用价值。

医学科学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类型动物模型的选择见表2-7。

表2-6  无菌电动、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和普通动物特点比较

表2-7  医学科学各研究领域应用不同类型动物的选择

三、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的培育

1.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内  培育SPF动物的目的是为实验提供没有传染病的健康动物,因此SPF动物应饲养于屏障系统(密封的饲养室或超净饲养架)内,实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应定期、按规定的监测内容和方法来检查有无致病菌(即特定的病原体)的污染。污染的动物依不同情况应降低等级或全部淘汰。一旦发生污染应彻底调查污染的原因。由于SPF环境中没有致病微生物,所以SPF动物的生产效果比普通动物为好,饲养中一般损失小。但屏障内一旦遭到污染,病原体的传播却更强烈。所以保持屏障系统的完好是非常重要的。

2.必须严格选择原种  SPF动物群的建立,其原种必须来源于无菌动物或悉生动物才能保证,即将悉生动物或无菌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的饲养室中,使之自然感染特定病原体以外的一般微生物,但应严格防范病原体的污染,并需要定期检查。

3.必须严格掌握SPF的质量标准  SPF动物必须首先排除各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病原体,还应排除影响该种动物生产和实验使用上产生干扰的病原体。当然不必完全照抄外国监测标准的内容,在培育SPF动物中,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注意轻重缓急,先排除危害较大的病原体。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