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消毒灭菌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h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h方可杀死。
(一)燃烧法
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1.烧灼法
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min~2min。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min~2min。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2.焚烧
在处理那些经过或事先未经清除污染的动物尸体以及解剖组织或其他实验室废弃物时,以及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他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焚烧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只有在实验室可以控制焚烧炉的条件下,才能用焚烧代替高压灭菌来处理感染性物质。
需要有效控制温度,并配备二级焚烧室时才能实现彻底焚烧。许多焚烧炉,尤其是那些只有单个焚烧室的,不能满足处理感染性物质、动物尸体和塑料制品的要求。这些材料可能不能完全销毁,微生物、有毒化学品和烟尘还可能通过烟囱排放而污染大气。但也有许多结构令人满意的焚烧室。理想的是一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800℃,二级焚烧室的温度至少应达到1000℃。
需要焚烧的材料(即使事先已清除污染)应当用袋子运送到焚烧室,最好使用塑料袋。负责焚烧的工作人员应当接受关于如何装载和控制温度等的正确指导。还需要注明的是,焚烧炉的操作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对需要处理的废弃物中物品的正确混合。
人们已经关注到现有的或计划制造中的焚烧炉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并正努力使焚烧炉对环境的影响更小,也更节约能源。
(二)干烤法
1.电热烤箱
利用烤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烤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h可以被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h方可杀死。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软膏等。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2.微波消毒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若物品先经1%过氧乙酸或0.5%新洁尔灭湿化处理后,可起协同杀菌作用。照射2min,可使杀芽胞率由98.81%增加到99.98%~99.99%。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其热效应可损伤睾丸、眼睛晶状体等,长时间照射还可致神经功能紊乱。使用时可设置不透微波的金属屏障或戴特制防护眼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