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猪肾盂肾炎
由于小型猪肾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多乳头结构,且易产生肾内反流,因此,许多学者也采用小型猪制作膀胱输尿管反流模型。早在20世纪80年代,Parkhouse等即通过实验性诱导33头小型猪建立膀胱输尿管反流模型,然后引入细菌导致泌尿道感染,感染2~58天后进行连续的肾99mTc标记二巯基琥珀酸(DMSA)SPECT扫描,并将显像结果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99mTc标记的DMSA肾显像能够准确及时检测急性肾盂肾炎。
由于儿童泌尿系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其最严重的后果是引起肾脏瘢痕的形成。临床上常规诊断肾实质感染依赖于临床症状及血尿生化检查,但缺乏特异性,不能对肾实质感染程度和肾脏功能进行准确评价,也不能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99m Tc-二巯基丁二酸(DMSA)肾显像目前被认为是诊断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的最灵敏可靠的方法,而SPECT断层显像对其诊断价值一直存在争论。赵铭等也通过建立小型猪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动物模型,以评价99mTc-DMSA肾脏平面、断层显像诊断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实验首先建立膀胱输尿管反流小型猪模型。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3头,雌性,5~6周龄,体重5~7kg,体积分数3%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按体重30mg/kg麻醉固定后,取耻骨上下腹壁切口,暴露膀胱,于膀胱颈部纵行切开膀胱,随机选择一输尿管内口,插入输尿管导管,并在其引导下,完全切开黏膜下输尿管及部分壁内输尿管,直至输尿管导管松弛为止。留置导尿管,羊肠线关闭膀胱,冲洗创口,并局部用青霉素钠160万U,关腹。术后连续1周腹腔注射青霉素钠,以预防感染,防止疝气、尿瘘的产生。然后,引入大肠埃希菌导致上尿路感染,感染前后用adac vertex型双探头SPECT仪,配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进行肾脏前后位平面和断层显像,将显像结果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平面显像诊断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的灵敏度为71.2%,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87.5%;平面加断层显像诊断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的灵敏度为78.3%,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0.5%。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平面显像和平面加断层显像对病灶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说明,99m Tc-DMSA肾脏显像是诊断肾盂肾炎和肾脏瘢痕的灵敏可靠方法。平面加断层显像可能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并对病变范围做更准确地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