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饲养管理

兔饲育人员管理技术及分群、运输

2016年05月24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医学实验动物学》 作者:章金涛 金树兴等主编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兔饲育人员管理技术及分群、运输

1.管理技术

(1)捕捉方法  兔的耳部是软骨,不能承悬全身重量,如强行捉提,很容易造成耳根受伤,也不能倒拉后腿,以免引起脑充血。正确的抓法是用右手大把连耳根抓住颈后宽皮,轻轻提捉,然后左手托住兔臀部,使其重量倾向左手,这样既不伤害兔体,也防止兔抓伤人。

(2)年龄鉴别  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兔年龄可以从趾爪的颜色、长相以及牙齿生长情况、皮板厚薄等3方面来识别。白色兔的年龄可根据后脚趾爪的颜色来识别:一般趾爪的颜色是基部呈粉红色,尖端呈白色,1岁以下红色多于白色,1岁的兔红色与白色长度相等。有色兔的年龄可根据趾爪的长度及弯曲度来识别:青年兔趾爪较短而平直,隐藏在脚趾之中,随年龄的增长,趾爪逐渐露出脚毛之外,老年兔则有一半趾爪露出脚毛之外,而且爪尖钩曲。另外,一般青年兔的门齿洁白,短小而整齐,皮板薄而紧密,老年兔的门齿黄褐色,厚而长,时有破损,皮板厚而松弛。

(3)性别鉴别  初生仔兔可观察其阴部孔洞形状和距离肛门的远近:孔洞扁形,大小与肛门相同,距离肛门较近者为雌兔;孔洞圆形而略小于肛门,距离肛门较远者为雄兔。开眼后的小兔可检查外生殖器。将食、中指夹住尾巴、大拇指轻轻向下按压生殖器,顶端呈圆形,下为圆柱体者为雄兔;顶端前联合圆、后联合尖者为雌兔。中成年兔只要看有无阴囊,便可鉴别。

2.工作程序  工作人员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后首先检查水、电、取暖、换气等设施的运转情况,并在登记表上记录室温、湿度等,如有故障或超出规定范围应立即报告,采取措施;晚上下班前应再按上班时的次序检查一次,并做记录,关好门窗、水、电方可离开工作室。

对所管的兔群进行查看。如有开门跑兔,应立即捉拿对号放回原笼,并做记录备查是否有异性兔外遇;检查产箱,登记产仔情况。

喂料、添水,如系自动饮水要同时检查水嘴有无堵塞或漏水;冲洗粪板、打扫卫生。

按繁育工作日程表进行仔兔测重、离乳打号,为避开周日产仔常在周一至周三安排配种,妊娠诊断,清洗、消毒笼具和产箱等;按繁殖登记表、仔兔登记表和环境控制记录表所记载的内容进行整理资料、编写工作日程,处理日常工作、请领饲料和用品等。

3.饲养设施的卫生管理  环境控制设施应定期请有关人员进行维修、保养以便确保正常进行。①食盒、水具应定期清洗、消毒。②饲养室和全部用具每年要彻底消毒2次。③清洗、消毒过的用具和设施应与用过的、污染的分别存放。

(四)兔的分群和运输

家兔在饲养室内转群或购买实验用兔,必须注意到安全运输合理分群,避免造成意外的伤害。①应按所运兔的微生物控制级别采用相应的专用笼具;运输笼具在用前、用后按规定进行消毒灭菌。②按兔的级别和性别等分别装笼,成年雄兔在一起应防止打斗咬伤。③笼具要处理好避免造成兔外逃或外伤。④长时间运输后应控制饮食、避免饥饿后暴饮、暴食,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导致胃肠疾病。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