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法
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2016年01月08日
来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作者:刘恩岐 李亮平 师长宏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造模机制】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流减少导致心脏供养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异常,不能维持心脏正常工作的一种病理状态,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为主。其发生机制包括异常自律性、折返和触发活性。缺血早期(结扎冠状动脉10分钟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可能由折返激动引起,在15~20分钟时很可能有异常起搏活动产生。
【造模方法】该模型已在小鼠、大鼠、家兔、犬、猪等多种动物上复制成功。动物麻醉后,仰卧位固定,气管插管后连接人工呼吸机,连心电图机。备皮,左侧第4或第5肋间开胸,剪开心包,轻压右侧胸廓,挤出心脏。分离并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将心脏回纳入胸腔,同时心电监护可见ST段明显抬高,为手术成功。
【模型特点】该模型操作简单,心律失常的自发率约为50%,以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为主,可结合使用程序电刺激诱发室颤。
【模型评估和应用】用于研究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
上一篇:电刺激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模型[ 01-08 ]
下一篇: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家兔心肌病模型[ 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