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霉菌检测
2015年09月29日
来源:原创
作者:李晓菲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霉菌检测
1.目的
检测实验动物生活环境。主要包括饲料、垫料、饮水等卫生状况,判断微生物污染程度。
规范霉菌和酵母菌检验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和方法。
2.内容
2.1设备材料
2.1.1冰箱:0~4。
2.1.2 霉菌恒温培养箱:25℃~28℃。
2.1.3恒温振荡器。
2.1.4显微镜:10×~100×。
2.1.5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
2.1.6灭菌具玻塞锥形瓶:300ml。
2.1.7灭菌广口瓶:500ml。
2.1.8灭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
2.1.9灭菌平皿:直径90mm。
2.1.10灭菌试管:16mm×160mm。
2.1.11玻片、盖玻片
2.1.12灭菌牛皮纸袋、塑料袋。
2.1.13灭菌金属勺、刀等。
2.2培养基和试剂(见霉菌和酵母菌检验试剂及配制的标准操作程序)
2.2.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
2.2.2孟加拉红培养基
2.3 操作步骤
2.3.1 以无菌操作称取固体样品25g或液体样品25ml,放入含225ml灭菌水具玻塞锥形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度。
2.3.2 用灭菌吸管吸取1:10样品稀释液10ml,注入灭菌试管中,另用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2.3.3 取1ml 1:10样品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五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2.3.4 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三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然后将晾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使之与样品稀释液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
2.3.5 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两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样品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报告方式可参考菌落总数检验SOP。
2.3.6报告:每克(或毫升)样品所含霉菌和酵母数以cfu/g(ml)表示。
2.4 霉菌直接镱检计数法
常用的为郝氏霉菌计测法。
2.4.1设备和材料
2.4.1.1折光仪。
2.4.1.2郝氏计测玻片;具有标准计测室的特制玻片。
2.4.1.3盖玻片。
2.4.1.4测微器:具标准刻度的玻片。
2.4.2操作步骤
2.4.2.1检样的制备:取定量检样,加蒸馏水稀释至折光指数为1.344~1.3460(即浓度为7.9%~8.8%),备用。
2.4.2.2显微镜标准视野的校正:将显微镜按放率90倍~125倍调节标准视野,使其直径为1.382mm。
2.4.2.3涂片:洗净郝氏计测玻片,将制好的标准液,用玻璃棒均匀的摊布于计测室,以备观察。
2.4.2.4观测:将制好之载玻片放于显微镜标准视野下进行霉菌观测,一般每一检样观察50个视野,同一检样应由两人进行观察。
2.4.3结果与计算:在标准视野下,发现有霉菌丝其长度超过标准视野(1.382mm)的六分之一或三根菌丝总长度超过标准视野的六分之一(即测微器的一格)时即为阳性(+).否则为阴性(-),按100个视野,其中发现有霉菌丝体存在的视野数,即为霉菌的视野百分数。
上一篇:大肠菌群检测[ 09-29 ]
下一篇:实验动物饮用水水质检测[ 10-08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