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实验动物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研究进展/实验动物

特殊鸟类以在敌人巢中产蛋为生

2015年09月15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作者: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大山雀和蓝山雀以在对方的巢中产蛋的方式生存

两种小山雀一直在进行一场安静的战争,入侵对方的鸟巢产蛋,并在敌人的雏鸟旁孵化。被入侵的雏鸟很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认为它们是不同的物种,这有着潜在的深远的进化后果。而这或许都在大量的鸟巢中有限的几个中产生。

当大山雀找不到产蛋的好地方,他们就侵犯较小的蓝山雀的巢穴。蓝山雀是入侵者一半大小,通常弃巢飞走。这可能是一个聪明的举动,那些坚持保护自己的家园的蓝山雀面临的是被血腥杀害的风险。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在某些情况下,小的蓝山雀也偷偷的到大山雀的巢穴产蛋来报复他们的行为。
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的拉斐尔巴里恩托斯在西班牙中部的森林设置了近3000个巢箱。3年中,他用这些监测了大山雀和蓝山雀的筑巢行为。

有17次,巴里恩托斯记录大蓝山雀偷回小蓝山雀的巢并在已经有小山雀蛋的巢里抚养他们的雏鸟。而这些巢穴中的2个仍然包含了先前主人的尸体。

但另外17次,小蓝山雀偷窜到一个或两个大山雀的巢里产蛋。总之,在所有鸟巢中这种混合的鸟巢占3%,而在小林地中这种现象占7%。

巴里恩托斯说:蓝山雀可能会想:“如果你拿我的巢穴去繁殖,至少你会抚养我的雏鸟。”虽然他不确定丢巢的蓝山雀是否会继续把他们的蛋放在大山雀的巢里。


在敌人后方

该研究团队表示,此项研究首次详细描述了野生蓝冠山雀的偷蛋行为,也叫巢寄生,并且首次提供了关于大山雀抢夺巢穴行为的清晰证据。

在敌人的巢穴中成长的自我表象是什么样的?在以往的研究中,以人工孵出的蛋为例,收养蓝山雀雏鸟显示长大后也认为他们是大山雀,并认为大山雀的叫声就是他们的声音。这是通常被称为性印迹丢失。
但巴里恩托斯说,这种影响只持续了一段时间。一旦他们离开了巢,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学会识别自己的物种的声音。相比之下,被蓝山雀抚养大山雀终其一生都认为他们是蓝山雀,像他们的养父母那样唱歌。巴里恩托斯说有时他们甚至尝试与蓝山雀交配。

为什么蓝山雀有能力纠正自己的行为,而大山雀却不能,这是一个谜。“一个假说认为,蓝山雀可能比大山雀的风险更多,挪威奥斯陆大学slagsvold说: “收养的蓝山雀,认为他们是大山雀,试图与他们抢夺食物,巢和配偶,导致其受伤甚至死亡,因为他们太小了。”

但slagsvold说这也有一定的优势。他说,“被另一种物种的父母寄养也可能促使学习新的叫声并学会新的捕食方法。”最终,这样的混合的巢可能带来重要的进化结果,致使两个物种杂交。

 

本文由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编译,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原文链接: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28153-great-tits-and-blue-tits-battle-by-laying-eggs-in-enemy-nests/

相关文章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