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发布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可产生严重气溶胶的实验操作
                    2015年08月25日
                    
                    
                    来源:原创
                    作者:李晓菲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为了保护环境、样品及操作者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加强生物危险防护意识,保证职业健康与安全。
                1.目的
为了保护环境、样品及操作者的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加强生物危险防护意识,保证职业健康与安全。
2.内容
感染途径
(1). 微生物气溶胶吸入
(2).刺伤、割伤
(3).皮肤、黏膜污染
(4).吸入
(5).感染的实验动物咬伤
(6).不明原因的实验室相关感染
    其中不明原因的实验室感染占感染的80%。而这主要又是由感染性微生物气溶胶引起的。可引起气溶胶的操作有:
| 
				 轻度(<10个颗粒)  | 
			
				 中度(11-100个颗粒)  | 
			
				 重度(>100个颗粒)  | 
		
| 
				 玻片凝集试验  | 
			
				 腹腔接种动物,局部不涂消毒剂  | 
			
				 离心时离心管破裂  | 
		
| 
				 倾倒毒液  | 
			
				 实验动物尸体解剖  | 
			
				 打碎干燥菌种瓶  | 
		
| 
				 火焰上灼热接种环  | 
			
				 用乳钵研磨动物组织  | 
			
				 打开干燥菌种瓶  | 
		
| 
				 颅内接种  | 
			
				 离心沉淀前后注入、倾倒、混悬毒液  | 
			
				 搅拌后立即打开搅拌器盖  | 
		
| 
				 接种鸡胚或抽取培养液  | 
			
				 毒液落在不同表面上  | 
			
				 小白鼠鼻内接种  | 
		
| 
				 
  | 
			
				 用注射器抽取毒液  | 
			
				 注射器针尖脱落喷出毒液  | 
		
| 
				 
  | 
			
				 接种环接种平皿、试管活三角烧瓶  | 
			
				 刷衣服、拍打衣服  | 
		
| 
				 
  | 
			
				 打开培养容器的螺旋瓶盖  | 
			
				 
  | 
		
| 
				 
  | 
			
				 摔碎带有培养物的平皿  | 
			
				 
  | 
		
上一篇:安徽省实验动物学会会费标准及管理办法通知[ 08-24 ]
                    下一篇:病原微生物的感染途径及处置流程[ 08-25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