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订阅

疾病与药物研究

西安交大、第四军医大发表骨质疏松症研究新成果

2015年03月26日 浏览量: 评论(0) 来源:Science Signaling 作者:Yan Zhang 责任编辑:wlladmin
摘要: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盘状结构域受体2 (DDR2)抑制了破骨细胞生成,由此为骨质疏松症指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研究发布在3月24日的《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盘状结构域受体2 (DDR2)抑制了破骨细胞生成,由此为骨质疏松症指出了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相关研究发布在3月24日的《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李旭(Xu Li)教授。其一直以来从事医学遗传学和肿瘤细胞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迄今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代谢失衡,骨的破坏大于骨的生成,而导致骨细胞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主要是钙、磷、蛋白质基质的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变,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如果不及早防治,就会带来疼痛、身高缩短、驼背、呼吸系统功能下降、甚至骨折的严重后果。作为一种全身性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病死率及保健费用消耗较大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的健康,而且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DR2属于受体型酪氨酸激酶成员,主要表达于肺、骨骼肌、心肌、肾和皮肤中。其主要配体I型、为III型和X型等胶原纤维。当DDR2与胶原配体结合后,活化自身的酪氨酸残基,导致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介导细胞与ECM的信号转导,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肿瘤、关节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肺纤维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DDR2促进了成骨细胞分化及骨形成。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探究了DDR2在破骨细胞——行使骨吸收功能的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发现尽管分化的破骨细胞有着具有催化活性的DDR2,但它们的丰度下降。过表达DD2可抑制骨基质培养物模型中破骨细胞标志物形成,破骨细胞成熟,以及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之相反,通过RNA干扰抑制Ddr2则可加速小鼠中的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

此外,研究人员还确定了共受体Neuropilin-1 (Nrp1)是DDR2的一个互作蛋白。通过形成DDR2-Nrp1-PlexinA1复合物,DDR2促进了Nrp1与共受体PlexinA1结合,阻断了PlexinA1介导刺激破骨细胞生成。DDR2阻止了PlexinA1与受体TREM2及接头蛋白DAP12互作。

他们证实在过表达DDR2的细胞中抑制Nrp1可恢复表达破骨细胞标记物,而在DDR2沉默细胞中异位表达Nrp1可抑制诱导破骨细胞生成。在小鼠中Nrp1增强了DDR2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的功能。在一个卵巢切除的骨质疏松症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采用腺病毒将DDR2传送至股骨减轻了骨质疏松表型。

这些结果揭示出DDR2是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因子,以及成骨细胞生成的促进因子,表明提高DDR2有可能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一种潜在治疗策略。

对不起,暂无资料。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