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推荐或发布相关实验技术、实验攻略、实验经验分享等。
工作人员常用标准操作规程(一)
2015年01月15日
来源:实验动物管理与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徐国景 唐利军 易工城 孔利佳
责任编辑:admin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与考核规定
根据《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对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的要求,实验动物行业从业人员分为实验动物技术人员类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类,每类分为初、中、高级及专家级4个级别,其级别证书代码分别为G1-1、 G1-2、G1-3、G1-4及G2-1、G2-2、G2 一3、G2-4。新进入实验动物行业或实验动物相关专业的各类人员必须首先取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
1.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
(1) 新进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实验动物管理机构组织的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动物福利伦理等各项技术规范培训,掌握实验动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和遵守实验动物设施的技术要求,了解实验动物相关的生物安全和人员防护知识,经考试合格即可获得从业准入资格,并领取《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2) 在屏障环境设施内从事饲养管理、技术管理和动物实验操作的各类新进人员上岗前,还必须接受所在设施管理机构组织的特定的技术培训与标准化操作程序上岗培训,工作人必须熟悉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且必须对其工作的屏障环境设施的总体工艺布局、设备性能、安全设施的使用等各种标准操作规程非常熟悉,能够独立进行操作与管理且持有相关的上岗证。
(3) 设有门禁系统的屏障环境,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授权在规定的工作区内操作,禁止将授权的工作区域交给非授权人员使用;没有门禁系统的屏障环境,其工作人员须自觉在规定的叫作范围内操作。
2.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按照实验动物行业从业人员分类与标准条件的要求,实验动物技术人员和动物实验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与标准要求,定期向行业管理机构申请升等级培训,并按标准要求接受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标准化培训,符合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体检健康标准,具行拟申请职业资格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任现职期间,单位考核称职以上,并通过该级别资质考试,其中报考初级实验动物技术员和初级动物实验技术员的应参加实践技能考试,即可获得相关的从业证书。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培训的形式还包括非证书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的形式包括内外部开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政策学习,各种专业会议与参观等。
3. 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考核
(1) 资质证书的考核:Gl-1、Gl-2、G1-3、G1-4及G2-1、G2-2、G2-3、G2-4证书及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证书的取得,须由当地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或实验动物管理机构组织培训与考核,成绩合格者可以取得相关证书,全国有效。
(2) 上岗证考核:上岗证通常由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所在的机构组织培训与考核,该考核工作应在上述证书考核的基础上实施。这是保证屏障环境设施标准化运行管理的前提条件。
(3) 继续教育证书考核:这类考核通常是在上述两种类型证书考核的基础上,由与实验动或动物实验相关的业务部门或政府机构按照国家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规定方式组织实施,到规定要求后,由组织实施机构颁发相关的继续教育证书或授予学分。
上一篇:实验动物常用物品标准操作规程----卫生消毒用品[ 01-15 ]
下一篇:基因敲除常见方法[ 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