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伴侣的选择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美国普渡大学Andrew DeWoody教授的一项发现显示,动物选择伴侣时所做的决定远比人们想象复杂。该研究发表在6月8日出版的《Molecular Ecology》杂志上,驳斥了动物选择伴侣只由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 物(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决定的观点。免疫学者很久以前就知道MHC基因在免疫应答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最近,行为生态学家则认为动物之间伴侣的选择是MHC的类型为基础,但不起决定因素。
DeWoody教授说,该研究的数据表明伴侣选择并不仅仅依赖于MHC,尾长,体长或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而是多个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DeWoody和David Bos列出各种因素来考察MHC基因对野生动物伴侣的选择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先前的大多数研究表明,动物选择有不同于自身MHC的伴侣主要是为了其后代能够有更有效的免疫系统。之前研究人员对小鼠的研究表明,MHC多样性是选择伴侣的唯一因素。但是DeWoody说这些研究中使用的小鼠除了MHC不同外,其它遗传特点以及实验处理方式都相同。但是野生的动物就含有区别彼此的中不同特征,而不仅仅只有MHC。
DeWoody和David Bos选择虎螈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他们有独特的交配习惯——雄性将精囊放下,由雌性选择自己需要的精囊使卵受精,这时雌性就变得非常挑剔,因为对伴侣的选择将影响到后代的健康。研究人员给每个雌性提供两个雄性,通过鉴定后代基因型来确定亲代。他们发现大多数雌性是选择与自身MHC相似的雄性,这个结果与之前的理论正好相悖,而其余的雌性虎螈则是随机选择伴侣。
除了MHC,尾长对成功交配也有重要作用,尾巴较长要比尾巴较短的雄性虎螈被雌虎螈选中的概率大一倍。Bos说,某些雌性对其他因素的考虑甚至超过了MHC因素。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