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所张亚平院士灵长类昼夜行为进化研究获进展
2015年01月04日
来源:中科院昆明所
作者:中科院昆明所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灵长类昼夜行为的转化是灵长类适应新环境的结果,同时也是相关性状适应性进化的原因。随着灵长类昼夜节律的改变,灵长类的生活环境发生明显改变,而导致相关生理、形态及行为性状也发生变化。
灵长类昼夜行为的转化是灵长类适应新环境的结果,同时也是相关性状适应性进化的原因。随着灵长类昼夜节律的改变,灵长类的生活环境发生明显改变,而导致相关生理、形态及行为性状也发生变化。因此灵长类昼夜行为的变化在灵长类进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灵长类昼夜行为进化历史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尚未解决:第一,灵长类共同祖先的昼夜节律类型尚存在争议;第二,昼夜行为转化发生在何时尚不清楚。
为了解决灵长类昼夜行为进化历史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曹雪博士在张亚平研究员及王国栋博士的指导下对灵长类候选进化枝进行了全基因组正选择检测。结果发现视觉、昼夜节律、神经系统功能相关基因均在简鼻亚目的共同祖先枝上经历了正选择作用。简鼻亚目共同祖先枝上独特的正选择基因富集模式不但提示我们灵长类夜行到昼行的转变仅发生在简鼻亚目共同祖先枝上,还证实了灵长类共同祖先为夜行性动物这一结论。
该研究结果以Nocturnal to diurnal transition in the common ancestor of haplorrhines: evidence from genomic-scan for positively selected GENEs 为题近期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上在线发表。
上一篇:定制小鼠:充当癌症病人的试疗“替身”,靠谱吗?[ 12-29 ]
下一篇:应用前景广阔的实验动物——藏酋猴[ 01-08 ]
编辑信箱
欢迎您推荐或发布各类关于实验动物行业资讯、研究进展、前沿技术、学术热点、产品宣传与产业资源推广、产业分析内容以及相关评论、专题、采访、约稿等。
我要分享 >对不起,暂无资料。
热点资讯
- 年
- 月
-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