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生物危害特殊动物实验设施的管理要求(一)
2014年09月25日
来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培训教材》
作者:孙德明 李根平 陈振文 郑振辉 黄韧等主编
责任编辑:admin
摘要:生物危害的种类:实验动物所产生的危害、以脊椎动物为媒介和宿主的微生物病毒等病原体危害、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的危害。
生物危害的种类
(1) 实验动物所产生的危害。如抓咬伤工作人员 , 工作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不知不觉地吸入动物发散的气溶胶 , 造成人员吸入感染及过敏反应 , 实验动物尸体污染 , 动物设施运行中的 副产物如设施的废气、动物的排泄物及实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2) 以脊椎动物为媒介和宿主的微生物病毒等病原体危害。各国对生物危险材料的分级 不尽相同 , 但划分病原体危险级别的条件基本相同 , 主要有 : 微生物的致病性 ; 微生物的传播方 式和宿主范围 ; 微生物的生态变异和免疫学特征 ; 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 预防治疗和诊断的 难度 ; 疾病的生态分布。
(3) 转基因、克隆、重组基因等的危害。在进行重组遗传基因、转基因、克隆等的实验方面 , 根据 DNA 载体特别是插入基因片段的不同 , 在其致病性、生产毒素的能力、寄生性、定着性、致癌性、耐药性、产生变态反应、产生扰乱物质代谢和扰乱生态体系等方面 , 造成的生物危害。
2. 生物危害的分级 生物危害的分级主要以感染性微生物而言。根据生物因子对个体和群体的危害程度将其分为四级。
上一篇:兔子的基本解剖学与生理學[ 09-23 ]
下一篇:生物危害特殊动物实验设施的管理要求(二)[ 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