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文章
表皮干细胞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2023年06月05日
来源: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23年第4期
作者:王海珊 林逢源 刘小瑜 刘馨竹 闫宇宁 郭笑 安丽萍
责任编辑:lascn
摘要:体外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通过将 ESCs 移植皮肤损伤模型小鼠, 探讨 ESCs 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通过将 ESCs 移植皮肤损伤模型小鼠, 探讨 ESCs 对小鼠皮肤创面愈合的作用。
方法 取包皮环切术后的皮肤组织,采用黏附型Ⅳ型胶原分离培养 ESCs, 3T3 细胞作为饲养层分选 ESCs。 采用背侧创伤法建立小鼠皮肤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点注射 细胞组。 治疗第 0、3、7、11、15 天拍照记录并计算创面愈合率。 治疗第 16 天,测定小鼠组织中 SOD、GSH、GSH-Px、 MDA 含量;ELISA 测定小鼠血清中 IL-10、TGF-β 和 TNF-α 含量;HE 染色观察创面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 治 疗第 7、11 天,点注射细胞组创面面积均低于模型组(P<0. 05),第 15 天点注射细胞组伤口几乎愈合( 98. 08% ± 1. 77%)。 与模型组相比,点注射细胞组小鼠组织中 SOD、GSH、GSH-Px 含量显著升高(P<0. 01),MDA 含量显著降 低(P<0. 01);ELISA 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点注射细胞组小鼠血清中 IL-10 和 TGF-β 含量升高(P< 0. 05)、 TNF-α 含量降低(P<0. 05)。 HE 染色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点注射细胞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较多的毛囊和 胶原生成。
结论 ESCs 可以加速创面上皮化,有效促进伤口创面愈合。
上一篇:太阴调胃汤组方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06-02 ]
下一篇:两种致敏途径诱导的过敏性气道炎症小鼠模型的免疫应答比较[ 06-05 ]